3月4日下午,集團公司召開疫情防控手機視頻會議,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做好疫情防控、復產復工相關部署要求,通報了煤礦復產復工期間各礦業(yè)公司、基層單位工作情況并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要求,對堅決打贏打勝疫情防控總體戰(zhàn)、阻擊戰(zhàn),全力實現科學精準復產復工進行了再部署再要求。
集團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孫成坤主持會議并講話。
孫成坤指出,疫情防控是攻堅戰(zhàn),更是持久戰(zhàn)。集團上下務必要在思想上高度警醒,清醒地認識到零增長不等于零風險,復工復產不等于一切正常,沒有發(fā)生疫情不等于不會發(fā)生疫情,越是吃勁關鍵時期,越是一刻也不能盲目樂觀、一時也不能放松懈怠、一絲也不能僥幸麻痹。集團各級黨組織、各級黨員干部一定要增強大局意識、憂患意識、風險意識,要反驕破滿、不斷補短板查漏洞,采取緊上加緊、嚴上加嚴、細上加細、實上加實的措施,全力抓好疫情防控,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,不達勝利決不收兵。當前重點,就是要講政治、守規(guī)矩、強執(zhí)行、重落實,精準施策,持續(xù)發(fā)力,真正做到“管住門、查清人、防輸入、細落實、嚴防護”。
孫成坤強調,要統(tǒng)籌做好三項工作。一是要全力做好礦區(qū)援鄂醫(yī)務家庭關懷和服務工作。切實解除援鄂醫(yī)務人員后顧之憂,把服務做實做細,把這項工作抓實、抓好,抓出成效。二是要全力做好疫情期間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工作。集團各級組織各級工會,要高度關注疫情給困難職工生活造成的影響,要摸清困難職工底數和情況,及時把受疫情影響、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納入救助范圍,加大對困難職工救助力度,為職工群眾辦實事、解難事,必須兜住兜實民生底線。三是要關心關愛基層干部職工,切實發(fā)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。集團各級黨組織要深入一線關心和慰問參戰(zhàn)黨員干部,激勵廣大黨員干部不畏風險、迎難而上、沖鋒在前,切實讓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第一線。
孫成坤要求,要科學精準推進復產復工工作。一要保持定力,嚴格按照“低要全面、中要有序、高要逐步”的要求,嚴格執(zhí)行屬地批準開工制度,強化防疫管控,逐步擴大復工復產范圍,抓好復工復產工作,既要做到精準復工,又要確保安全復工。二要清醒認識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,要采取一切措施確保安全生產。疫情防控關乎生命,復工復產關系生計。在抓好疫情防控、復工復產的同時,各單位還要立足職能,深化改革,強化管理,謀劃和推動項目建設,統(tǒng)籌抓好經濟發(fā)展工作,努力把疫情對企業(yè)的影響降到最低。
孫成坤強調,面對疫情,每個人都要反思,如何才能保持健康的生活狀態(tài)、養(yǎng)成良好的生活習慣。作為國有企業(yè)、作為一級黨的組織,更要深刻反思。一要從應急體系上反思。企業(yè)的安全、輿情穩(wěn)定、公共事件應急體系是否健全,是否能迅速發(fā)揮作用。二要從管理上反思。管理不嚴、執(zhí)行不力、監(jiān)管缺位等問題,是否在各級組織單位中依然存在,怎樣加以解決。三要從能力上反思。反思各級管理人員在本領域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是否具備、是否存在短板,是否勝任,如何補足短板。四要從文化上反思。在礦區(qū)的親情文化、人情文化中,是否存在工作弄虛作假走捷徑,遇到問題找人托關系,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等等,如何根除。五要從科技創(chuàng)新上反思。在科技創(chuàng)新上是否存在短板、存在不適用問題。疫情期間,用視頻、用信息化手段,就解決了辦公運轉問題。信息化、高科技,使我們提升對轉變管理方式、提高工作效果的認識。管理是相通的,問題也是類似的。疫情中很多問題,都與企業(yè)安全生產、經營管理上的問題類似,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。疫情帶給我們什么樣的思考和啟示,這是企業(yè)今后需要重點攻關的課題,希望各級黨組織、各級管理人員認真思考、認真答題。
孫成坤強調,礦區(qū)疫情防控工作已經到了打硬仗、打攻堅戰(zhàn)的時刻。希望集團上下要保持定力,講政治顧大局,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,“明知征途有艱險、越是艱險越向前”,善做善成,再接再厲,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,科學復工復產,保證全省煤炭供應,為全省疫情防控增強“免疫力”,為全省經濟社會發(fā)展貢獻龍煤力量!
集團公司黨委常委、副總經理、總工程師、安全總監(jiān)梁德通報了各礦業(yè)公司、基層單位在疫情防控、復產復工期間工作情況,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要求。
城山礦、峻德礦、集賢礦、新建礦分別就疫情防控期間復產復工情況進行了匯報。
會上還對全集團疫情防控物資采購系統(tǒng)所做出的大量細致有效工作給予了通報表揚。
集團公司領導王佳喜、沈霆、金巖、梁德、梁剛、李月宏、宋云飛、劉東光;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、組織部長、宣傳部長、總部機關部門總監(jiān)、高級經理;各權屬公司班子成員、副總工程師、組織部長、宣傳部長,各部室負責人;各煤礦、地面廠處黨政主要領導426人參加了會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