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第三屆黑龍江省應急救援職業(yè)技能競賽中,龍煤集團鶴崗礦業(yè)公司救護大隊憑借精湛的業(yè)務技能和過硬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,以絕對優(yōu)勢斬獲礦山救護工團體桂冠。
榮譽背后:汗水澆筑的勛章
凌晨五點,訓練場已現身影。七名參賽隊員頭戴安全帽、身著戰(zhàn)訓服、背負呼吸器,在晨曦中開啟了高強度集訓。為了在競賽中拔得頭籌,隊員們以“實戰(zhàn)標準”自我加壓:常規(guī)科目涵蓋過水平梯、翻轉輪胎、拋擲重物、穿越矮巷、快速接水管及600米負重跑;額外“加餐”則包括5000米負重跑、負重蹲起、百米沖刺、爬繩、引體向上等極限訓練。同時,大隊科學制定分段式訓練計劃,將理論考試、綜合體能、儀器操作、急行軍、模擬救災五大競賽模塊逐一突破,確保隊員技能與體能的全面提升。
以知促行:理論鑄就應急之基
“理論是實戰(zhàn)的燈塔?!标爢T賀龍宇分享“備考”心得時強調。他通過構建知識體系、強化案例分析與實操關聯三步法,將安全規(guī)程、救援流程、裝備原理等核心內容融會貫通。面對考試中的“嚴禁”“必須”等關鍵詞,他總結出“審題抓關鍵、多選善排除”的應試技巧,并通過模擬實戰(zhàn)壓力訓練,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本能反應?!拔ㄓ欣碚撛谛模拍茉谖<睍r刻科學決策,守護礦工生命安全?!彼麍远ǖ卣f。
淬煉體魄:極限突破鍛造鐵軍
“從氣喘吁吁到舉重若輕,每一步都是意志的淬煉?!标爢T常勝回顧訓練歷程時深有感慨。初期,幾百米負重跑便讓他力竭,俯臥撐更是難上加難。但日復一日的堅持,最終換來數公里長跑、數十個俯臥撐的游刃有余以及翻輪胎、拋沙袋等高強度項目的從容應對?!绑w能訓練不僅強健體魄,更磨礪出鋼鐵般的意志,讓我們在救援一線無所畏懼?!?/p>
精準操作:細節(jié)決勝生死一線
儀器操作是礦山救護的核心技能。隊員孫佳鑫坦言:“拆裝呼吸器要求速度與精準并存,差之毫厘便可能危及生命?!蓖ㄟ^七大科目系統(tǒng)訓練——從準備、拆解到組裝校驗,隊員們反復打磨每個細節(jié)。在教練的指導下,操作速度與質量同步提升,為實戰(zhàn)中保障自身安全與救援效率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協同攻堅:急行軍中的生命競速
急行軍訓練是對體能、協作與耐力的終極考驗。隊員李方源回憶:“負重30公斤裝備、模擬傷員轉運,初期因配合生疏屢屢超時,甚至有人體力透支?!钡珗F隊互相激勵,不斷突破極限。如今,他們已能在負重急行中默契配合,將“與時間賽跑”的精神融入日常救援,為井下構筑生命通道爭分奪秒。
模擬實戰(zhàn):以練為戰(zhàn)護佑平安
模擬救災訓練中,隊員們深入仿真巷道,完成通風系統(tǒng)搭建、有害氣體排除等任務。通過分工協作與細節(jié)優(yōu)化,團隊不僅提升了技術能力,更強化了隱患預判與應急處突意識?!懊恳淮斡柧毝际菍崙?zhàn)預演,我們力求將礦山安全風險降至最低?!标爢T們如是說。
榮耀綻放:賽場書寫鐵軍風采
“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?!备傎惍斎?,這支鋼鐵之師以零失誤的操作、閃電般的反應和默契的協作,力壓群雄,一舉奪魁。浸透汗水的戰(zhàn)訓服、磨出血泡的雙手,無聲例證著他們“平時多流汗,戰(zhàn)時少流血”的信念。
采訪尾聲,訓練鈴聲驟然響起。隊員們迅速整裝列隊,身姿如松、目光如炬,轉身投入新一輪訓練。急促的鈴聲,仿佛在宣告:榮譽已成過往,征程永無止境。這支隊伍,始終以守護礦山安全為己任,用熱血與汗水續(xù)寫著救援先鋒的傳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