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開會,也是有水平
楊凱
到煤炭企業(yè)去采訪、和煤炭企業(yè)的朋友交流,總是聽他們說很忙,三天兩頭就有一個會,加上本就不輕松的工作,使得他們的弦一直繃得緊緊的。
近年來,很多煤炭企業(yè)都在精減機關工作人員,留下來的工作人員往往一個人要承擔多項不同的工作。上面千條線,下面一根針。各種各樣的工作都需要落實,落實不好要被問責,基層工作人員不容易。在這種情況下,不少的會議又占用了很多的工作時間,使得基層工作人員的時間更為緊張。
一些會議是必須要開的,比如政治學習會、戰(zhàn)略發(fā)展會,但也有一些會是可以少開,或者換一種形式開的。會議的目的主要是組織學習、溝通交流,在信息傳播越來越快捷、越來越便利的情況下,一些會議的目標完全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來實現。一些人會覺得,開會才能體現出一件事的重要性,才能體現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,但如果參加會議的人三天兩頭在會場,上個會議的精神還沒吃透,下一個會議又來了,這種會議的效果又會如何?
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是體現在簡單的會議落實會議上,而是體現在具體的工作中,體現在對上級會議精神的精準理解和把握、落實和踐行上。
其實,開會也是一門學問。會開得好不好,能夠反映出組織者的組織能力和相關負責人的管理水平。如今,越來越多的煤炭企業(yè)充分利用起新的信息傳播交流方式,將長會開短,將可能枯燥的會開得生動,將一些可以不開會便傳達的精神傳達下去,這正是煤炭企業(yè)管理水平提高的表現。
如果處處是重點,便很難確定重點,開會也是如此。在基層工作人員壓力不小的今天,適當減少一些可開可不開的會,既是一種減負,也有利于工作人員把真正重要的工作做好。
在信息傳播越來越快捷、越來越便利的情況下,如何更好地開會、開更好的會,也是對管理者的一種考驗。